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充电基础设施为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着眼未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豫政办〔2023〕6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1月31日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
7月6日,河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在省政务服务中心挂牌成立。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出席活动并揭牌。揭牌仪式后,孙守刚来到省政务服务大厅,通过大数据分析详细了解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运行情况,并到服务窗口实地查看事项办理情况。他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把其作为重大工程、战略性基础工程加快推进。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的组建是我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
6月2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指出,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将氢能定位为国家能源系统的重要部分。为此,中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使用氢能的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的目标,并将在公交车和物流等领域普及氢燃料电池车。中国还提出,在氢能领域推动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报道称,绿色氢能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动荡、极端天气等都影响到减排进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双碳”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实现“双碳”目标绝非易事。国家发改委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就能看出我们的态度,但我们也要把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所以我们要稳妥。实际上,双碳目标提出后,能源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包括...
央视网消息,3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率先在广州和昆明同时实现,这也是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据介绍,固态储氢与气态和液态储氢方式不同,是在常温下通过氢气与合金发生化学反应,让氢原子进入金属的空隙中存储,储氢的压力是2—3兆帕,升高合金的环境温度即可释放氢气。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建网微平台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部分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会。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实现“双碳”目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