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
二维码
查看网站
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首页
Nav
走进商会
Nav
新闻中心
Nav
行业动态
Nav
权威发布
Nav
商会新闻
Nav
合作联盟
Nav
商会企业
Nav
新能源汽车
Nav
智慧能源
Nav
特别推荐
Nav
视频在线
Nav
会员商城
Nav
会员中心
Nav
商会简介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工作机构
政府之窗
国际合作机构
国内合作机构
省内合作机构
行业异地商会
政商关系
融资服务
财税服务
教育培训
政策法规
活动报名
书画摄影
艺术欣赏
入会申请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会员资料管理
缴费与发票
积分管理
商会活动
刘东晓会长:基于“零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
448
发表时间:2021-11-09 08:55
11月8日下午,刘东晓先生在
“2021
中国(中部)汽车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年度汽车金顶奖颁奖典礼”上就《基于“零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发表演讲,并为获奖的企业开奖。
基于
“零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的思考
刘
东
晓
河南省新能源商会
会长
河南省侨联
副主席
中国侨联
委员
2021
年
11
月
8
日,郑州
大家好!
很高兴出席
2021
中国(中部)汽车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年度汽车金顶奖颁奖典礼,并在此与大家相互学习交流。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政府积极倡导和支持,市场空间巨大和产业发展机制越加成熟,科技进步快速,厂家和品牌更是如雨后春笋一样。归根到底,其实这就是一个“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简单说就是一个字“碳”的问题。
尽管世界上最早的汽车本来就是电动汽车,但是石油的发现与产业发展,内燃(发动)机的发明,让石油和石油天然气成为汽车动力的首选,进而让汽车业获得巨大发展。然而,庞大的传统汽车业也成了世界性问题,这问题包括一是世界上石油和石油天然气的竞争,二是燃油或者燃气所造成的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碳排放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人民的公害。发展新能源汽车业,正是为了解决碳排放的问题,也是汽车的一种回归。
我们说“零碳”问题,就是从国家到地方齐抓共管的“碳达峰、碳中和”(
3060
行动)问题,于是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领域推行“限制两高”(高耗能、高排放)和“两替代、两主导”(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用电能消费替代化石能源消费;能源生产以可再生清洁能源为主导,能源消费以电能为主导)政策。新能源汽车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正是符合了这样的要求,而且,还要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加快速、更加强大、更加高质的创新发展。
零碳让我们走进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就要面对这样的几个问题:
第一,动力电池的科技进步、生产技术和使用能效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汽车行业的人们所能解决的问题,严格说这就不是汽车行业的问题,就如同传统汽车业与石油生产和石油供应业是相互关联却又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
第二,新能源汽车材料科技的进步
。
为了减少能耗和充分发挥电池的能效,需要新能源汽车科学合理的轻量化,同时,又不能牺牲或者弱化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这就是只能在新材料上加大研究创新。
第三,人工智能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这里或许是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
“无人驾驶”就是人工智能,其实不是这样的。无人驾驶技术仅仅是智能汽车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能汽车还包括对汽车自身管控(特别是能源利用的优化管控)的智能化等。特别也需要说明的是,人工智能化并不是新能源汽车的专利,传统燃油车也同样的在走人工智能化之路。
第四,倡导和培育新能源汽车文化
。
建立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让积极使用和科学利用新能源汽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以上这四个问题都关系到“零碳”问题,我们既要一次“零碳”,也要二次碳排放得到较大降低。所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也是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主席
2021
年
10
月
14
日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
我们相信,一个有规模、高质量、不断创新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发展,一定会为“零碳中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祝本次汽车发展论坛和年度汽车金顶奖颁奖典礼取得圆满成功!
同时,今天是“中国记者节”,在此,我谨向在场的记者朋友们和在线直播的朋友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谢谢!
下一篇
邀请函 | 2020中国(郑州)国际新能源展览会
分享到:
分享网站
微信
新浪微博
QQ分享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贴吧
会员登录
记住我
(两周内免登录)
登录
免费注册>
其他账号登录:
◆
我的资料
◆
留言
◆
查看网站
◆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