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44.jpg

商会动态

重磅!60亿投入研发全固态电池,哪些企业受益!

14
发表时间:2024-06-07 18:25

5月29日,据《中国日报》消息,我国或将投入约 60 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多位知情人士确认,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据悉,该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中国日报》引述未具名的行业学者分析,比起数十亿元的基础研发投资本身,该项目将促进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加码投入全固态电池研发,引发“鲶鱼”效应,或带动万亿元级别的市场,为全球绿色转型和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此消息一出,相关有固态电池概念的公司股价尾盘迅速拉升,金龙羽直线涨停,翔丰华大涨10%,东方锆业、德福科技、上海洗霸等快速跟涨。截至A股收盘,翔丰华涨超8%,东方锆业、金龙羽、三祥新材涨超7%。


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固态电池一直是各国电动化争夺的“高地”,除中国外,日本、美国、韩国等均在大力发展固态电池。特别是日本,将固态电池当成了其在电动化上的“翻盘利器”。


今年1月22日,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曾表示,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的首选方案之一,也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但是也要注意防范激进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


两会期间,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接受采访时表示,团队已经研发出400瓦时每公斤的固态电池,这跟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300瓦时每公斤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相比要超出30%。


“未来一到两年,要突破600瓦时每公斤的固态电池研发,让充一次电,电动汽车就可以跑一千公里以上。”陈军说道。


从技术储备来看,第一财经记者从智慧芽方面获悉,近两年来,中国在固态电池专利申请和布局上已经有显著进步,在专利布局上甚至赶超了日本。截至5月27日,从技术来源(专利申请人)看,日本仍是全球固态电池领域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占全球专利申请量的比例近40%,中国排第二,占比约为26.6%。但从布局市场(专利申请所在地)来看,中国是全球固态电池专利布局最多的市场,约占31.4%。日本紧随其后,约占27%。


4 月以来国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多家企业竞相宣布全固态电池研发动态和量产时间表。


4 月 11 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硫化物电解质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正在进行 20Ah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成型生产线落地筹备工作,力争 2026 年率先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批量化生产。


4 月 12 日,广汽科技日上,广汽推出了全固态电池技术,预计将于 2026 年在昊铂车型搭载。负责人称全固态电池的开发难度堪比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在材料、设计、制造、集成等方面进行突破。


4 月 28 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出席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时表示,目标 2027 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5 月 24 日,上汽集团在其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宣布,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上汽清陶首条全固态电池产线已经立项,计划 2025 年底完工,2026 年正式量产。


(来源:中国日报、第一财经、IT之家)


968.jpg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